• 金融服务
  • 农机保险
  • 电商合作

ME系列轮式拖拉机维修保养手册

拖拉机的调整

一、发动机的调整

参见《柴油机使用保养说明书》中的规定。

二、传动箱的调整

(一)离合器的调整

本系列拖拉机有单作用离合器(图 3-1)和双作用离合器(图 3-2)两种型式可供选择。

离合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件不断磨损,会出现离合器打滑或分离不彻底等现象,为了保证离合器的正常工作,必须及时进行调整。

1、自由行程的调整(图 3-3)

离合器在正常工作时,必须保证离合器分离轴承和三个分离杠杆(双作用时指主离合器的分离杠杆)端面间应有2.5±0.5mm间隙。踏下离合器踏板至消除此间隙时,反映到分离摇臂下部所需要的行程叫做“自由行程”或“空行程”。调整方法是:松开螺母1, 拆下连接销3,转动离合器推杆调整叉 2,使离合器推杆长度伸长或缩短,直到保证自由行程为 4~7mm为止。此时,分离轴承端面和三个分离杠杆端面的间隙大约为 2.5±0.5mm。

3.png

2、工作行程的调整(图 3-3)

当踏下踏板,消除自由行程后,继续踏下离合器踏板,使分离摇臂沿限位螺钉 4 轴线向前摆动,直至离合器彻底分离所经过的行程称为“工作行程”,调整方法是:松开限位螺钉 4 的锁紧螺母 5,增减限位螺钉的外露长度,使其六方头与离合器分离叉摇臂 6 之间的限位距离 S 为 26~36mm。

在经过上述调整后,如果效果不好,这时应该检查调整分离杠杆的高度。三个分离杠杆的端面在同一回转平面内的误差不应超过 0.15mm。

当更改摩擦片或离合器压盘之后,装配时应保证离合器在结合状态,离合器从动盘花键毂短端贴近发动机,切勿装反,否则离合器不分离。调整时,单作用离合器分离杠杆端面距从动盘花键轴孔外端面距离为 24.5~25mm;双作用离合器时,主离合器分离杠杆端面距从动盘花键轴孔外端面距离为 86.5~87mm,副离合器分离杠杆端面距从动盘花键轴孔外端面距离为 78~79mm.

(二)传动箱的调整

本系列传动箱为直齿 4×(2+1)平面组成式,在使用中一般无须调整,仅在装配时或传动系大修后需调整。图 3-4 为该系列机型传动箱结构图,其调整按下述方法调整。

4.png

1、第一轴轴向间隙的调整:增减一轴前轴承盖内调整垫片 2,使轴向间隙不大于0.1mm。

2、二轴两轴承(27305)的预紧:调整圆螺母 3 对第二轴两前轴承(27305)预紧,应保证预紧后第二轴轴承的摩擦力矩增量为 0.490~0.086 牛顿•米。达到预定的预紧度后,将螺母锁紧。

3、中央传动的调整

为保证中央传动的工作可靠,主动和从动螺旋圆锥齿轮必须配对装配,并调整到正确的位置,以达到良好的啮合条件。拖拉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轴承磨损等原因而破坏齿轮的正确啮合位置,也需要检查调整。主要是检查调整齿轮的啮合和差速器轴承的预紧,有时也需要检查齿侧间隙。

(1)啮合印痕的调整:理想的啮合印痕应在齿轮的中部,小螺旋圆锥的接触印痕应比大螺旋圆锥的接触印痕稍高一些。在比较小的负荷下,啮合印痕的长度约为齿长的一半,而且应接近齿的小端。如果啮合印痕不正确,必须进行调整。

啮合印痕的调整,可用增减第二轴前端的调整垫片 5(图 3-4)和旋转差速器两侧的调整螺母 2(图 3-5)改变两齿轮的相对位置来实现。

5.png


调整时首先应保证前进档齿轮工作面的啮合印痕,在此之前,适当兼顾倒档时齿轮工作面的啮合印痕。在大圆锥齿轮的齿面上涂一层均匀的红丹粉油后,按正反两面两个方向转动大齿轮,以能看清小圆锥齿轮齿面上的印痕为准;如果不符合理想印痕,应按图形进行调整(图 3-6)。

(2)差速器轴承调整:旋转调整螺母(图 3-5)预紧差速器轴承,预紧后的摩擦力矩增量为 0.245~0.343N•m,加上初始摩擦力矩约 0.089N•m,并转换到第二轴上后,在第二轴上测量的总摩擦力矩(包括二轴轴承预紧力矩)应为 0.686~0.980N•m。

(3)齿侧间隙检查:将φ0.5mm 铅丝放在非受力齿侧之间,转动齿轮,测量被挤压后铅丝的厚度,可近似认为是此处的齿侧间隙。在齿轮全长均匀测量三点为好。新拖拉机或更换齿轮副以后,齿侧间隙应在 0.15~0.3mm 范围内,旧齿轮由于齿面的磨损,齿侧间隙比上值偏大。

6.png

三、转向行走系的调整

(一)机械转向机构的调整

1、球面蜗杆滚轮式转向器的结构与调整

东方红-ME 系列拖拉机所用转向器为球面蜗杆滚轮式(图 3-7)。

(1)蜗杆轴承预紧:预紧的方法是增减转向器壳体 4 和转向器下盖 15 之间的调整垫蜗杆轴承的预紧度是:当不装摇臂轴总成时,转动方向盘的阻力矩 0.49~0.98N•m。

(2)啮合间隙调整:调整时将右侧的转向摇臂轴调整螺母 7 拧下,专用扳手转动转向摇臂轴调整螺钉 8,顺时针转动啮合间隙减少,反之增大。调整后,当转向摇臂滚轮处在中间位置时(即转向摇臂处于垂直位置),不得有啮合间隙。此时,转动方向盘的阻力 矩应在 1.47~2.45N•m 范围内。

7.png


2、液压转向机构的调整

东方红- ME 系列拖拉机采用摆线转阀式开心无反应型全液压转向系统。主要由恒流泵、转向器、转向盘、转向油缸、管路等组成。

(1)工作原理(图 3-8)

拖拉机直线行驶时,方向盘不转动,转向器控制阀阀芯和阀套处于中立位置,转向器上所有和转向油缸相通的油道是关闭的,压力油从转向器返回油箱。向右或左转动方向盘时,阀芯和阀套产生相对转动,回油路被切断,转向器上的压力油与转向油缸一腔相通的油道连通,泄油道与转向油缸的另一腔的油道相通。

随着方向盘的转动,阀芯自动地把方向盘的

输入转化到阀套的转子上,从油泵到转子的压力流量以及转子到油缸的流量,在工作状态下是连续提供的,从而实现了左右转向。

(2)调 整

该泵是由齿轮泵、恒流阀与系统安全阀的泵阀集成。为了保证转向操纵有较好的灵敏度,油泵供给转向器的压力油的流量与系统的压力应与发动机的转速变化无关,为一不变的常量。恒 流阀以保证转向系统操纵的可靠性和灵敏度。这安全阀作用是防止系统过载,其利用调整垫片调整其系统压力,出厂时已调整好,用户不需自行调整。

8.png

(二)制动器的调整

制动器踏板自由行程为 25~40 毫米。

当制动器摩擦片磨损后,会使制动器踏板自由行程增大,产生制动不良现象,因此有必要进行调整。

如图 3-9 所示,松开螺母 2,调整拉杆 3,使制动器踏板 1 的自由行程达到 25~40 毫米,并使左右踏板自由行程基本一致,调整完毕后,将螺母 2 锁紧。

    

(三)气刹装置的调整(图 3-10)

气刹系统应做以下三个方面的调整:

1. 气泵的调整:气泵内润滑油面高度应保持在两刻度线之间,气泵工作时,如果气压过低,应检查排气阀的密封性,必要时应清洗或研磨。本系列拖拉机30 与 35 马力拖拉机采用的是分离气泵,不挂拖车时, 将气泵手柄置于分离位置,挂拖车时,手柄置于接合位置;32 马力拖拉机动力由皮带传动,传动皮带不宜过松或过紧,一般以在中段用力按下 10~15mm 为宜。

2. 刹车压力的调整:制动踏板踏到底时,进入刹车室的压力应为 0.44~0.49MPa,调整时,在通过刹车室的管路中接一个气压表,按图 3-10 将调整螺钉 2 旋至与挺杆 3 接触,再把制动踏板踏到底,如果此时气压表上的读数低于 0.44MPa,可将调整螺钉 2 旋入,如果高于 0.49MPa,则须旋出, 调至 0.44~0.49MPa 范围内,将螺母锁紧。

3. 气动刹车制动时间的调整:一般应使刹车的制动时间略提前于拖拉机制动器的制动

时间。当气动刹车制动时间不对时,应进行调整。将制动阀拉杆调短,制动时间提前,制动阀拉杆调长,制动时间迟后。

(四)前桥的调整

1、前轮前束的调整(图 3-11)

拖拉机每工作 500h,或发现前轮明显晃动及前轮轮胎磨损过快时,均应检查前轮前 束。正确地前束值为 3~11mm,超过此范围应进行调整。其方法:将拖拉机停放在平坦的地面上,把方向盘转动中间位置,使两前轮处于直线行驶状态,然后松开横拉杆左右锁紧螺母 6 和 13,转动横拉杆 9 和 12,在前轮轴线同一高度上且从轮胎宽度的中间处测量两前端和后端的距离,使其差值 B-A=3~11mm。调整好后,将左、右锁紧螺母拧紧。

13.png

2、前轮轴承轴向间隙的调整(图 3-12)

14.png


正常的前轮轴承轴向间隙为 0.05~0.15mm,在使用过程中,当间隙增大到 0.4mm

时应进行调整。调整时,将前轮支离地面,拆下轴承盖 4,拔出开口销 3,将槽形螺母 2 拧到消除轴承间隙后,再退回 1/30~1/10 圈,然后插入开口销 3 锁紧,装上轴承盖 4。

3、轮距的调整

拖拉机轮距有可调轮距和不可调轮距两种结构,可调前轮是利用伸缩式套管进行有级

调节,调节范围为 1100~1400mm,每级间隔 100mm;可调后轮轮距是利用翻转幅板 和轮辋进行有级调节(图 3-13),每级间隔 100mm。

15.png

后轮选择无级调整时(图 3-14),利用压盖座和压盖在驱动轴上的移动来调整轮距, 注意左右调整要一致,否则导致轮胎早期磨损。

16.png


4、前驱动桥的结构与功用

前驱动桥主要由桥壳、主减速器(主要由一对螺旋锥齿轮组成)、差速器、半轴、轮边减速器、横拉杆和转向油缸等组成。主减速器用来降低转速、增加转矩、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差速器可以使拖拉机两侧车轮以不同的转速旋转,适应车辆转弯及在不平路面上 行驶。半轴将转矩从差速器传至前驱动桥末端。

前驱动动力是由整车分动箱经传动轴传入前中央传动,由前中央传动将动力分给两侧半轴,再传至前末端传动,使前驱动轮转动。

整个前驱动桥通过前后两个摆座与托架相连接,并通过托架联接螺栓与发动机相连。

当左、右前轮在一边高、一边低的路面行驶时,前驱动桥可产生摆动,摆角最大可达 11 度。由于前驱动桥频繁的摆动摩擦磨损,使得前后摆座处的调整垫片磨损减薄,其磨损至一定程度应予以更换。

四、提升器的调整

提升器有两种型式,请参考图 3-16-1 和图 3-16-2提升器总成

1、力调节弹簧的调整(图 3-15)

17.png

力调节弹簧总成在装入提升器壳体之前应作如下调整:将上拉杆摇臂接头 8 与弹簧杆3 相对转动,消除各零件之间的轴向间隙,并保证弹簧压板 4 的 B 面和弹簧座的 A 面与弹簧接触后(弹簧杆与弹簧压板间的间隙约为 2mm),再插入销 7。将力调节弹簧总成装入 提升器,接触提升器壳体 A 面,旋转螺母 5 至弹簧压板 4 端面,然后从螺母 5 孔中插入销子 16(图 3-16)。

2、提升器力调节杠杆和位调节凸轮的调整(图 3-16)

先将力、位调节操纵手柄置于与扇形板上止口接触位置上,使内臂与提升器壳体内表面即 F 面有 4 毫米间隙,此时外臂与提升器壳体底平面成 60 度角,然后分别调整力调节杠杆和位调节凸轮。

力调节杠杆的调整

将力调节推杆 17 调整至使推杆套 12 头部与 A 面接触,然后调力调节推杆长度,使力调节杠杆控制端 G 与主控制阀端面的间隙为 1.5 毫米(此时主控制阀在最外位置),调整 完毕用螺母 18 锁紧。

位调节凸轮的调整

将位调节杠杆控制端与主控制阀最外端位置接触,转动位调节凸轮 11,使其与位调节杠杆总成 5 的滚轮接触,然后在保持位调节杠杆滚轮与凸轮接触状态下,顺时针转动位调节凸轮,直至位调节杠杆的控制端将主控制阀推至中立位置(即主控制阀由最外位置向 里移动 5 毫米,此时位调节杠杆的控制端跟主控制阀端面为 6.5 毫米),然后将位调节凸轮用螺栓 10 固紧在提升轴上。

21.jpg

图 3-16-1  提升器总成 (TS350 系列)

1.上挂接点摇臂 2.拉力弹簧 3.内提升臂及活塞顶杆总成  4. 力调节杠杆总成  5.位调节杠杆总成6.分配器总成与支座总成 7.提升器壳体 8.下降速度调节阀手轮 9.截断阀 10.螺栓 11.位调节凸轮 12.推杆套13.油尺及通气塞总成14.外臂15.力调节弹簧16.销子 17.力调节推杆18.螺母19.液压输出接头

18.png

3、液压系统压力的调整

在提升器进油盖总成的一端装有安全阀总成(图 3-17)。安全阀的调整压力在出厂时已调整好,用户请勿随意调整。如压力不符时,也需要在试验台上调整,调整时松开安全阀罩 9,将调压螺柱 11 旋进时,系统压力增高;调压螺柱 11 旋出时,压力下降。

19.png




拖拉机的技术保养

为保证拖拉机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避免在拖拉机使用中突然发生故障,造成机件损坏和人身伤害,使用者在每次开车前掌握拖拉机状况是十分重要的。因而要求使用者在每天使用拖拉机前都应对拖拉机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进行必要维护保养。各处润滑保养要求详见第八章附录。

拖拉机的技术保养周期按照累计工作小时数分为以下几级:

(1)每班技术保养—在每班前后或工作 10 小时后进行。

(2)一级技术保养,每工作 50h 后进行。

(3)二级技术保养,每工作 250h 后进行。

(4)三级技术保养,每工作 500h 后进行。

(5)四级技术保养,每工作 1000h 后进行。

警告    

对拖拉机进行检查和保养时,一定要把拖拉机停在平坦地面上,发动机熄火,取下钥匙。将变速杆放在空档位置,并用手刹装置将拖拉机可靠地锁定在停放位置上。同时在拖拉机后轮的前、后下方放入垫块支牢。

注意   

为避免操作者在保养过程中的不正确操作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操作者在保养前应认真阅读本说明书和零件图册,以及柴油机说明书和图册和前驱动桥使用说明书后,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则》中拖拉机保养时的安全操作规则的要求对拖拉机进行各项保养。

一、每班技术保养

1、清除拖拉机和农机具上的尘土和污泥。在灰沙大的环境下工作,应清洗空气滤清器。2、检查拖拉机外部各主要螺母和螺栓,特别是前、后轮的螺母是否松动,必要时拧紧。3、检查发动机油底壳、水箱、油箱、液压提升器壳体内的液面高度,不足时应加注。检查油底壳液面时,须在柴油机停机 15min 之后进行。

4、检查拖拉机有无漏气、漏油、漏水等现象,如有“三漏”应排除。

5、检查轮胎气压,必要时充气。

6、水田作业时,应在下列各润滑点加注润滑脂(旱田作业可隔班加注):

(1)前驱动桥处摇摆轴前、后支座、左右转向节臂、驱动轮轴转向球头处共 8 处(四轮驱动型)。

(2)摇摆轴、左右主销共有 3 处(两轮驱动型)。

(3)离合器踏板轴 1 处。

(4)制动器踏板轴 1 处。

二、一级技术保养

1、完成每班保养技术项目

2、检查风扇 V 带松紧度,用手在 V 带最长边的中部加 10N 的力,V 带下垂10mm~15mm 为宜,必要时进行调整。

3、检查变速箱、后桥、分动箱、前驱动桥、气泵、转向器及液压油箱内的油位,油量不足时时补足。

4、检查离合器踏板及左右制动器踏板的自由行程,必要时予以调整。

5、保养机油滤清器,用柴油清洗滤芯。

6、清洗液压系统的吸油滤清器。

三、二级技术保养

1、完成一级技术保养项目;

2、更换柴油机油底壳机油并清洗油底壳和滤网;

3、更换机油滤清器滤芯,清洗滤清器壳;

4、清洗燃油滤清器滤芯,装配后排除油路中空气;

5、清洗空气滤清器芯并更换机油。

6、清洗液压悬挂系统中的吸油滤清器。

四、三级技术保养

1、完成二级技术保养项目。

2、按照柴油机使用说明书要求,检查气门间隙、喷油嘴压力及雾化情况,必要时予以调整。

3、清洗燃油箱。

4、更换空气滤清器滤芯(可根据作业地区的灰尘量,适当提前或延后)。

5、更换喷油泵壳体内的机油。

6、更换变速箱、后桥、分动箱、前驱动桥、液压提升器、转向器、气泵内的东方红TextranYTDH 大中轮拖专用多功能液压传动油。

注意:首次更换时间为 500 小时,以后每间隔 1500 小时更换一次液压传动油。 7、检查并调整前轮前束。

8、调整方向盘的自由行程。

9、检查调整转向器中蜗杆和滚轮的啮合间隙。

10、检查并调整前轮前束及轴承间隙。

11、检查前桥转向节主销及其衬套、球销及球销座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12、用开水冲洗并擦净蓄电池,若发现蓄电池充放电异常时,应检修并进行机外充电。

五、四级技术保养

1、完成三级技术保养项目。

2、清洗水箱散热管之间的尘土,并彻底清洗柴油机冷却系,清洗后注入干净软水。

3、根据柴油机前期使用情况,决定是否要拆下气缸盖进行检修保养,决定是否进行其它保养项目。

4、按发动机使用说明书规定,依次拧紧缸盖螺栓及其它相关项目的保养。

5、清除排气管及消声器内的积碳。

6、根据液压悬挂系统的工作情况,决定是否要对其进行调整保养。

7、将发电机拆卸维修一次。

8、检查并调整传动箱内中央传动圆锥齿轮的啮合间隙和接触印痕以及锥轴承的间隙和预紧度。

9、保养完毕后,将整机装好进行短期试车,检查并调整各机构的工作情况。 

六、拖拉机长期存放的保养

1、拖拉机长期存放时,最好停在干燥的机库里,并将拖拉机支起,使前后轮胎离开地面。

2、停放时将拖拉机外部清洗干净,并向各润滑点加润滑油。

3、放净发动机冷却水,将排气管口盖好。

4、停放期间,应每隔 3 个月将发动机启动一次,在各转速下运行 20min,并检查有无不正常现象。

注意 

①为防止因发动机排气对人造成危害,不要在无良好通气设备的密封建筑物内长时间运转发动机。

②拖拉机存放后,应取下钥匙,以免其他人员私自操纵拖拉机,造成伤害事故。


主要故障和排除方法

一、离合器

1离合器.jpg

二、变速箱

2变速箱.jpg

三、后桥

3后桥.jpg

四、制动器

4制动器.jpg

五、转向器及行走系

5转向器及行走系.jpg

六、电气系统

6电气系统1.jpg

七、液压悬挂系统

7液压悬挂系统.jpg

八、前驱动桥(四轮驱动型)

8前驱动桥.jpg







O2O模式线上选购 线下交付

特色服务金融支持 保险保障

品类齐全产品丰富 轻松购机

正品保障品牌精选 贴心服务

移动商城
新手指南
注册流程 购机流程 支付帮助
特色服务
贷款产品 保险产品 解决方案
购机保障
支付款安全有保障 没有提机随时退款 经销商负责提车服务 客服全程购机指导
支付方式
到店支付 在线支付全款 在线支付订金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客户服务 售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