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传媒|资讯中心

科乐收农业机械贸易(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广告
江苏玖顺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广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机资讯网 > 技术 > 关于印发《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驱动耙复式条播机应用指引》的通知

关于印发《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驱动耙复式条播机应用指引》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9-17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粮作机械处
内容字号:

关于印发《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驱动耙复式条播机应用指引》的通知

农机化总站〔2025〕115号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机中心(推广站),各有关单位:

当前,冬小麦播种即将大范围开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按照《关于做好2025年机械化措施促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的通知》(农办机〔2025〕5号)工作要求,进一步做好小麦驱动耙复式条播机推广应用,我站联合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制定了《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驱动耙复式条播机应用指引》,供参考使用。请各地结合实际,强化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全力保障小麦高质量播种,为夏粮丰收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2025年9月16日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驱动耙复式条播机应用指引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

农业农村部《2025年全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农农发〔2025〕1号)和《关于做好2025年机械化措施促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的通知》(农办机〔2025〕5号)明确,小麦驱动耙复式条播机属于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良机”之一。该机具一次作业可完成整地、播前镇压、播种、播后镇压等多个步骤,与传统条播机相比,作业质量和效率大幅度提升,有效提高小麦出苗率和整齐度,多地多点试验反映,小麦单产可提高10%左右,对于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为进一步做好小麦驱动耙复式条播机推广应用,规范机具调整和操作,针对黄淮海地区制定本指引,其他作物和地区可参照应用。

一、机具选择与配套

小麦驱动耙复式条播机一般在机械化深翻作业后进行,应根据作业条件和需求选择适宜的机具,并配套北斗自动导航驾驶系统和播种作业监测终端。

(一)驱动耙复式条播机的选择

应选择已获得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的驱动耙复式条播机;耙齿等易磨损部件应采用硼钢等耐磨材质;应具备单体独立仿形机构,实现单体播深精准控制;应具备播前播后双镇压功能,播后镇压应采取单体独立镇压方式,确保播种带镇压强度。可根据农艺要求,选择驱动耙作业同步撒施肥、播种单体侧方深施肥或播种作业时不施肥等方式,并配套对应驱动耙复式条播机施肥机构。

(二)动力配套

应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明示的动力范围、动力输出轴转速等要求选择使用的拖拉机,作业幅宽为300cm驱动耙复式条播机一般配套210马力左右的拖拉机,如具备施肥功能,配套拖拉机应增加20马力。选择拖拉机时,应注意花键轴匹配;如配套播种作业监测终端或采用电驱动方式,还应注意拖拉机蓄电池供电能力。

宜选择加装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拖拉机,提高播种直线度和调头对行衔接性,提高作业精准度。应根据当地定位基站、网络信号、地块坡度、扩展性等因素,优先选择配置具有作业线共享功能、支持移动、联通和电信“三网合一”的网络差分方式的系统。

(三)播种作业监测终端

宜加装播种作业监测终端,应具备播种异常报警、实时作业速度显示、作业面积、亩播量统计及数据采集上传功能,能够在后台监测播种情况及作业轨迹情况。监测设备的误差率应小于1%,对播种过程中灰尘、砂石、种子包衣、石墨粉等适应性强。

(四)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

从各地应用案例来看,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显著提升小麦产量。应根据水源杂质配置过滤系统,河、湖、塘、堰等地表水源推荐使用砂石+网式(或叠片)过滤组合;井水水源可使用离心+网式(叠片)过滤组合。施肥设备根据灌溉系统规模大小等选择,宜使用压差式施肥罐,设备安装及使用过程中注意防止肥液倒流。田间管网一般以PE或编织软带作为田间干支管网,配套专用管件。滴灌带连接支管可选用预制孔软带;有条件的可采用PE、PVC等硬质管道地埋铺设,提高使用年限。滴灌带应浅埋铺设,可在驱动耙复式条播机作业时同步完成。

二、选择适宜品种和播期

(一)选择适宜品种

根据当地生产条件,选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的品种。播种前,应根据当地各种病虫害实际发生的程度,选择安全高效的杀菌剂、杀虫剂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有效防治或减轻小麦茎基腐病、根腐病、纹枯病等病虫害发生。

(二)选择适宜播期

结合前茬玉米收获期、小麦品种特性、当地气象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播期;连续阴雨时应散墒后再播种,墒情不足时应浇水造墒;如推迟播期,应适当增大播种量,一般每推迟一天,每亩增大播种量0.5kg。

三、做好前序深翻作业

前茬玉米收获后,应根据天气等条件及时开展深翻作业;宜采用全量秸秆深埋还田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应优先选用液压翻转犁,犁体数量宜在3铧以上,单个铧体幅宽在35—55cm之间,可根据土壤情况选择栅条式、镜面式犁铲,一般栅条式犁铲碎土效果好,犁铲翻垡效果好;应具有过载保护功能,避免在碰触石块等障碍物时损坏犁体。

深翻作业应扣垡严密,不出现回垡现象,耕深一致,耕幅平整、无堑沟,地表残茬不超过10%,不重不漏,耕堑直;深度应达到25cm,宜达到30cm。为提高秸秆还田质量,玉米收获后可采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将玉米秸秆粉碎1—2遍,切碎长度小于10cm。

四、机具调整调试

(一)检查保养

作业季节开始前,应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对驱动耙复式条播机进行全面检查与保养,确保机具作业性能正常。经保养或修理后的机具应做好试运转,先局部后整体,认真检查各机构的运转、传动、调节情况,检查有无异常响声情况,运动是否灵活可靠;检查外露传动部件防护罩是否完好,重要部位螺栓、螺母有无松动,机架等部件有无变形等;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应备足备齐田间作业常用工具、零配件、易损零配件及油料等,以便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排除。

(二)机具挂接

将拖拉机倒退对准驱动耙复式条播机中部,提升拖拉机下连杆至适当的高度,倒车至能与驱动耙复式条播机左右悬挂销连接并上好锁销,同时安装好传动轴;传动轴方轴节叉与方管节叉的开口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否则易损坏;挂接后,驱动耙复式条播机传递到三点式悬挂装置上的重量应兼容匹配,可在提升状态检查左右两端耙齿尖的离地高度,如左右两端不一致,适当调整拖拉机的左右提升臂;放下后,应保持整机作业姿态水平,可通过调整驱动耙复式条播机丝杠总成实现。

(三)主要作业参数调整

应根据当地农艺要求,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调整驱动耙复式条播机相关部件,确保有关作业指标参数满足作业质量需求。

1.耙深调整。耙深应超过播种深度5cm以上,一般通过调整镇压辊实现,调整时将镇压辊两侧调整销轴同步插入调节板上相应孔位。

2.播种行距调整。可通过调整播种单体安装位置实现,开沟器应对称于机组中心线。前后开沟器应互相错开,避免拥堵。

3.播种量调整。可通过调整变速箱、流量挡板等方式实现。变速箱一般位于驱动耙复式条播机侧面,可根据刻度调整挡位,改变排种部件转速;流量挡板一般位于各播种单体排种器附近,可根据刻度调整挡板开度,改变排种流量。

4.播种深度调整。小麦播种深度宜3—4cm,可通过调整限深轮支臂安装位置,或调整开沟深浅调节装置等方式实现;如需增加播种深度,则增大开沟机构对地压力。

5.播后镇压力调整。可通过调整播种镇压机构的角度和弹簧工作压力实现。

各部件调整后,应实际测量部件尺寸或作业效果,并进行校正。

(四)试播

1.试播前检查

试播作业前应进行检查,包括机具传动线路是否正确连接,种箱是否完成加种,是否有异物进入种箱,检查下种量是否按照需要的数值调整完毕。应将机具举起,沿前进方向转动传动轮,观察所有排种器及播种单体是否下种正常。

2.试播作业

正式播种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试播。试播作业一般30m左右,应根据田块条件确定适宜的播种速度,检查行距、播种量、播种深度是否满足当地农艺要求,观察开沟圆盘是否正常转动,排种管是否出现堵塞、折叠等异常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调整。调整后再次进行试播、调整,直至达到作业质量标准和农户要求。作物品种、田块条件有变化应重新试播和调试机具。试播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倾听机器工作状况,发现异常及时解决。

五、规范播种作业

(一)科学规划路线

播种作业一般采取往复作业方式。作业前,应提前查看地块,将水井、坟头、电杆拉线、树桩、大石块等不明显障碍物进行标记,据此合理规划路线,科学避让。

(二)注意起步转弯

起步时,通过机具液压控制系统缓慢降落驱动耙复式条播机,并逐步提高作业速度。作业过程中严禁倒车。转弯时应停止播种作业,应及时升起驱动耙复式条播机。播种作业过程中,应及时关注作业监测终端提示、驱动耙作业和各播种单体作业状态,如发生报警等异常情况,及时停车并排除后再进行播种作业。

(三)合理控制速度

作业时,应根据地块条件、耙深等选择适宜的播种作业速度,一般控制在8—10 km/h,应尽量保持匀速行驶,避免急加速或急减速。

(四)保持直线作业

采用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播种机,作业前,应查看车载显控终端,确认系统处于差分定位状态;如未处于差分定位状态,可检查差分信号来源,选择合适的网络基站或电台基站。应设置导航线,机组行驶至地头,车头朝向作业的方向,设置A点;手动驾驶机组行驶至地尾,设置B点,完成AB直线的设置;如重复或继续同一地块作业,可以直接导入AB线。作业时,应及时查看车载显控终端提示信息,如误差较大或有故障提示,应及时解除辅助驾驶功能,按照使用说明进行调试,作业精度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大面积作业。

如条件不具备,未安装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应及时放下播种机划行器,确保衔接行间距一致性。

(五)及时维护保养

播种作业结束后,应将种箱、肥箱及时清理干净,检查耙齿、排种开沟器等易损部件磨损程度,磨损较大时,应及时更换,避免作业质量降低。一般耙齿长度少于15cm时应进行更换,更换时宜选择原厂配件,耙齿的旋向应与出厂设置保持一致。

六、安全操作要求

操作人员应经培训,熟悉动力机械、驱动耙复式条播机等的结构原理、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作业时,启动前应确认机具附近无人员,防止旋转部件造成伤害;如需调整机具,必须停机切断动力。如机具发生故障,应立即切断动力,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误入;故障排除后应重新检查机具连接及部件状态,确认无误后继续作业。进行机具保养、检修时,操作人员应做好个人安全防护,穿戴适宜的防护装备,做好保养、检修记录。

文章关键词: 黄淮海 小麦 条播机 技术
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或真实性问题,请与本站编辑部(tougao@nongji360.com)联络。
新闻热线:010-62278600/62276900。责任编辑:孙雪珍。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普惠三农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贷款 帮你维权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关于我们 农机生态服务 农业生态服务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用户指南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